非建制派的策略投票能否成功,取決於:(1) 有足夠數量的非建制派選民參與策略投票、(2) 選票能很到位地去到邊緣的非建制派名單、(3) 非建制派相對於建制派的得票比例夠高。
不同研究都顯示,會參與策略投票的選民都不會是多數,頂多是整體投票選民的15-20%。不同陣營的候選人,他們支持者中策略選民的比例亦是不同,非建制派普遍是比建制派高。非建制派可能有25-30% 的支持者是會策略投票的,但建制派則可能只有10-15% 的支持者是會策略投票的。
投票率高低除了決定非建制派會有多少選民參與策略投票外,也會影響非建制派與建制派之間的得票比。從過去的經驗看,投票率越高,非建制派相對於建制派的得票比會越高。以2012年那屆立法會選舉為例,投票率是53.05%,非建制派與建制派的得票比是57%對43%。如果投票率能高一些,甚至達到60%,非建制派與建制派的得票比是有可能去到60% 對40%。
為何投票率越高,非建制派的得票比會越高呢?從過去的經驗看,若之前一屆沒有投票的人或從未試過投票的人,這一屆決定走出來投票,他們通常較傾向支持非建制派名單,因而會改變非建制派與建制派的得票比。得票比的意義又在那裏呢?非建制派相對於建制派的得票比越高,也就是意味著建制派名單可以用來分的票就越少,非建制派名單能一起分的票就越多。這樣,策略選民就有較大空間把選票分配得宜,即使有多張邊緣名單,也能取得足夠選票險勝建制派名單,取超過按比例應得的議席。
2004年的立法會選舉是在2003年「七一大遊行」五十萬人上街反對二十三條立法後舉行,投票率是這麼多屆以來是最高的,達55.64%。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是在比「七一大遊行」政治影響深遠得多的「雨傘七十九天佔領」之後舉行,估計投票率亦會很高,問題只是會否超過2004 年的記錄,甚至可達到60%。 2015年區議會的投票率比上一屆多了5%,政治上重要得多的立法會選舉,投票率比上一屆多起碼5%是合理的推算,那已是58%了。
投票率能否破記錄,從選舉日當天早上五小時的投票情況就可以大概知道。從過去幾屆的經驗看,首五個小時(上午七時半至正午十二時半)的累積投票率,比第二個五小時(正午十二時半至下午五時半)及第三個五小時(下午五時半至晚上十時半)都是較低,而第三個五小時又會比第二個五小時的累積投票率略高(見下表)。如果首五小時的累積投票率已能達到17-18%,跟著第二個五小時及第三個五小時的累積投票率就可能達到20%或以上,總投票率就有可能達六成甚至以上。
策略選民可先觀察投票率的走勢,如在首五個小時,即到了正午十二時半,投票率能達到17-18%,他們就可以考慮採取更進取的策略了。若投投票率在首五小時是在16%以下,他們就應採取較保守的策略了。
(刊於信報2016年0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