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1 lines (16 loc) · 5.2 KB

ji-shu-si-wei-yu-ye-wu-si-wei.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1 lines (16 loc) · 5.2 KB

技术思维与业务思维

本文来自在得到高研院的一次分享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 技术思维与业务思维。一开始选这个题目是因为这是我这段时间以来,感受比较深的一个话题。但总觉得讲起技术 大家会不会觉得很枯燥。不过看到往期同学们的分享,所谓三句不离本行,都是会讲一些跟自己行业有关系的事情。并且我发现得到的同学们大部分都是在自身行业或某一个业务领域都深耕多年,所以我觉得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下技术视角会为大家换一种不一样的思路和思考习惯。通过对比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首先不知道大家平时工作里会不会接触一些工程师,对工程师有什么养的看法。我觉得是因为 在技术人员的眼里和业务人员看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

比如业务会想我需要一个电商平台,打开线上的销售渠道,销售公司各类产品,为公司创造新的增长机会。而如果要达成这样的目标 我首先需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 还需要电商运营的一套团队。我们的推广思路是什么 流量获取渠道是什么。业务思维是一种更高视角的全局思维,更关注行业趋势、市场格局、落地结果。从整体思考前进方向中企业各环节在资源、职责、计划、协同、利益等方面的问题。

而换做是技术人员就会去想 我的目标是一套电商平台 他需要承载多大的流量 需要接入哪几种支付方式 有哪些种类的商品,商品的SKU机制怎么设计,需不需要后台管理,商品管理应该展示哪些字段。

什么是工程师思维呢?我结合我的理解在这里给出定义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系统性的方式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

这里重要的是系统性 我理解的系统性是:在给定输入 (我所拥有的资源)输出(我的目标结果)的前提下,判断各种不同情况和决策对达成目标的影响 及早发现风险 不断解决问题直到目标达成的整个过程。

在系统性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最近看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互联网圈内人可以能比较了解,有一篇文章叫API之下,API的意思是应用程序接口,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系统的自动化。文章的大意是说现在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平台,都有一种去中层的倾向,拿美团举例子,美团在线下数百万的外卖员小哥,大家很多做管理的朋友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按照通常的管理模式和梯队建设,美团覆盖全国各个城乡的配送网络整个中层体系会多么的庞大,会有多么大的层级和中层结构。但事实上美团是这样的吗,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系统在直接向外卖小哥发起指令,AI 智能排单系统相当程度上取代了中层的角色,是的命令下达和分发自动化了。

以此带来的是效率的空前提升,平台的规则和政策系修改变得可以无缝衔接。所以文章的观点是,未来的工作可以只分为两种,一种叫 API之上,就是系统机制设计者,这部分人会越来越少,还有一种叫API之下,就是接受API所指派过来的命令的执行者。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我也跟一些在一线互联网平台的工作的朋友聊过这个问题,发现他们正在做类似的事情,有一个朋友跟我提到,他们前一段时间做了一次系统业务流程的升级,直接的结果是导致六千人被直接优化掉。 而这六千人,是某种程度上的中层,之前任务的分解和派发者,而现在,系统取代了他们的工作。

我们可以唯物的看待这个事情,这是系统的力量。

最后说说我们最近在做的事情,我之前大部分事情是在做技术相关的工作,有两次不太成功创业经历, 最近在一家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做市场相关业务,我们关注的是他们如何更高效的投放广告获取新客户拉动业务增长。

核心问题在于怎样的广告是更有效的。比较偏业务的同学可能会觉得创意是第一位,一个优秀的广告创意足以让广告传遍大江南北。我们同意,但我们同样认为,通过数据对用户画像的精准匹配,使用AB测试进行千人千面,通过数据技术识别出看广告的是什么样的人群,年龄、城市、收入情况等,在根据不同人群画像投放不同的广告创意,对提高广告投放整体的转化率同样很重要。

在此思路的基础上,我们建设的广告投放平台结合个性化的千人千面、用户画像、完整的数据收集和沉淀,达到更高效投放广告这个目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技术与业务思维的不同跟西方哲学里的理性和感性主义的二元论非常相似。而我认为,在现在的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充分的今天,单靠感性 或者 理性 已经很难取得胜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吸收双方的精华。就是那部分混沌大学称之为是感性的理性主义,这应该是一个新词,但准确的表达出了我的意思,即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在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这里就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