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足可以用 鸿篇巨著 来形容,虽然在对诸多细节事件上的观点缺乏严谨性,带有一定偏见。但整体上提供了一种宏大的视角去审视现有经济制度框架。而这种视角之宏大,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读起来畅快淋漓!让我们对现有经济政策,从供给侧改革、宏观调控、国企改革、改革开放等有了更深的理解。全书读完,不由得感叹在我们的历史上,经济领域的变革从不缺乏"大家",他们在属于他们的时代对经济制度进行不同的尝试,他们的是非成败值得我们借鉴
- 管仲: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
- 商鞅: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
- 汉武帝:顶层设计的集大成者
- 王莽:第一个社会主义的改革
- 李世民:强盛王朝的小政府
- 王安石:最后的配套体制改革
- 明清:要穷一起穷
- 两个民国:自由的北洋与统治经济的蒋介石
- 毛泽东:从自负到自毁的大实验
- 邓小平:没有蓝图的改革
- 朱镕基:极权主义的回归
开篇介绍管仲的变法细则就令我惊讶不已,吴晓波在书中称之为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主旨就是的"放活微观,管制宏观"。很多经济思想在今天看来仍不过时。比如他首先提出国有垄断民生必需品代替加税使民治不怒、建议在经济困难的时候,政府投资大型工程,以使人民有活干,稳定民心。管仲更是提倡消费主义,"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
历朝历代追随这宏大的历史政治周期的脚步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常常是建国初期经济萎靡,采取自由经济政策与民休息,民间经济快速发展。而到了朝代的鼎盛阶段,地方的势力强过中央,政商形成联盟,中央开始着手进行政治和经济上的“削藩“,常常搞得全国中产阶级破产,走回到之前的老路。最后明清两个朝代更甚,相较于部分人富起来,明太祖朱元璋更喜欢大家一起穷,他把人民绑在土地上,从一种角度看是大家一起田园牧歌,但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实为民穷则大明江山永固。对海洋贸易和人口迁徙采取极其严格的政策予以限制。我们的经济政策整体需跟随大的政治周期,统一永远文化上的主旋律。而为了统治这么大的疆域,这么多的人民,很多政策需要非常的铁腕和强势。书读到 商鞅、汉武帝、王安石 等与民争利、国进民退的时候常不由得叹 民生之多坚。而居庙堂之高的他们有他们的理想和难处,即著名的桑弘羊之问:
如果不执行国营化政策: 一是战争的开支从哪里来? 二是国家的财政从哪里来? 三是地方割据如何化解?
两千多年以来,我们在经济政策上的逻辑可以说还是没有跳出这个怪圈。核心决策者仍需要在分权与放权之间摇摆。我们在文化上选择了统一,就必须承担统一所带来的惯性。了解这些历史就会发现,我们当前时代的改革开放走到今天,供给侧改革的推出并不应该感到奇怪,其有一定的偶然性,即随人事亦是历史大趋势的产物,伴随着我们这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在历史上留下一笔。但今天的情况跟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一样,我们有了科技的力量。私营科技公司在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认为很多互联网巨头已经在很多的领域形成了新的垄断。历史总是押韵而又不尽相同,科技带给我们新时代的这些不一样的东西,是另一个有意思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