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战NJU计专经验贴(by_可问春风)

LIU-YX-cn edited this page May 22, 2023 · 1 revision

基本情况

本人报考的是2023年CS专硕,政治74,英语77,数学132,专业课134,初试417,排名3/38;复试185.4,排名7/38;总分602.4,排名2/38。本科中南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虽然是科班,但专业水平一般(纯个人原因),无竞赛经历,项目也是不好意思拿出手(汗颜),专业课程除大一下疫情刚开始的那个学期未返校,在家极度摆烂导致几科惨不忍睹外,其余中规中矩,专业排名中段。说是七个月复习时间,但实际上一鼓作气开始全面复习还是七月下开始的,半年的复习经历给我带来的感触颇多,也有一些经验教训,希望能给后来者提供一些帮助。

以下经验教训仅就本人学习经历而言,并不会适合所有人,望读者自行取舍,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初试

初试全面复习是在七月二十之后,每天七点半左右起床,学到晚上十点回宿舍,回来后背单词或看政治,十二点半左右睡觉,每周可能会休息一晚上或一天不等。前期只学数学和408,政治英语是九月中才开始准备的(英语前期有背单词),所以先从数学和408说起。

数学

基础

数学在四五月的时候有断断续续学过第一轮(仅包括高数和线代),当时由于课比较少,再加上疫情反复,在学校也是线上上课,所以决定先学数学。第一轮用的辅导书是李永乐团队的那本红色的数学全书(以下简称“红书”),听的是汤家凤的课程,也配套做他的1800基础部分。

我一般课前会把红书对应章节先看一遍,把例题做一遍(印象中题目不是很多,也可能是那时候觉得时间充足所以就优哉游哉地在做),把理解有困难或不会的地方标出来,上课的时候不仅要把这里听懂,还要想清楚为什么之前不明白,是哪里理解错了。由于隔得比较久远,具体上课情况记不太清了,整体感觉老汤讲课还是比较细致的,然后他是不用PPT的,全程手写(写得工整得八达鸟啊),会在讲定理公式的时候再给你证明一遍,我也会跟着回顾一遍并做笔记整理,主要记重要知识点的题型及解法,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值定理那一块,老汤分了几种题型及相应例题,我记下来后经常拿出来复习。有一说一这些笔记在七月全面复习后几乎没用到过,但在第一轮确实对我有一定帮助,尤其是刚开始学的时候肯定会学后面忘前面,所以时不时翻翻之前做的笔记,不会花很多时间,但能捡起来很多东西。

1800我一开始是学一章做一章,后来发现题目太多,一章的题都得做几天,所以改成学一章做一部分,然后下一章学完做完下一章的一部分后,再回过头把以前没做完的章节都再做个十几道题,就这样以车轮战的方式把前面没做完的慢慢搞定。个人感觉这样挺好,兼顾学习进度和知识巩固。做题过程中我会把错题记在错题本上,做完1800基础部分后我又把这些错题全部做了一遍。

线代直接用的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看的李永乐的基础班,还是做1800。个人感觉学习能力还可以的话,线代自己看书做题也行,或者挑不会的地方跳看课程,不用老老实实从头看到尾(老实人在此)毕竟东西不多也不难。概率论第一轮没学。

其实挺纠结要不要把这一段时间算在复习过程里面的,因为五月中下后学校课程接近尾声,有些实验也要做了,另外六月的六级还准备了十来天,考研的学习也就告一段落,六月中下期末考试结束后已经完全失去了之前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复习的状态,再加上考完又有实习和课设,让我有借口骗自己继续摆烂,一直到七月二十才如大梦初醒一般逼自己到科教楼自习室找个座位开始了全面复习。宇哥说得好:一个月不碰高数你就完了。而我当时已经有两个月没碰数学,所以七月下开始学习的时候,嘴上说的是数学强化,实际上感觉和基础差不多,很多东西都忘了,所以想用亲身经历给各位后来者第一条忠告:考研复习不在于你战线能拉多长,有效复习时间也不是从开始学习的时候算起,而是从你一鼓作气全力以赴地复习直到考试的那段时间,所以一旦开始就要心无旁骛,切忌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强化

七月下到十月上是强化阶段,也是我数学提升最大的一段时间。数学给的时间是最多的,每天上午一定是数学,下午408,晚上看情况分配给数学或408。这段时间高数以武忠祥高数辅导讲义、线代以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概率论以红书概率论部分(概率论一如既往没排面hhhh)为辅导书,习题册以武忠祥严选题和李林880为主,1800仅在基础阶段做了基础部分,后来再没用过,题太多了做不动。由于第一轮没学概率论,所以先花了几天听方浩的概率论过了一遍,囫囵吞枣,略过不提。

高数听武忠祥的强化课,数二部分武老师确实讲得很好,很多地方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比如还是中值定理那一块儿,老汤就是分门别类整理了很多题型,武老师也有几类,但是更加凝练简洁,而且武老师不仅让我知其然,还让我知其所以然,听完之后我能理解为什么会分出这么几类题型,从而不需要对各类题型死记硬背(只谈个人感受,并非踩一捧一,既同为名师,则皆有其可取之处)。但感觉后面空间几何和线面积分就讲得太笼统,反正我是听不太懂。所以这些(包括级数)我是自己看宇哥的18讲自学的,没有再看课。还有就是武老师强化课非常长,每一节课都两三个小时,开倍速都要一个多小时,所以后面我先听他讲完这一章的知识点,然后自己做例题,做完之后选题听课。学完一章后依然是以车轮战的方式做完严选题,并把错题或难题圈出来。

线代依然李永乐强化课,概率论仍然听方浩,听完课做880的基础部分,由于之前没好好学过概率论,导致这时候的学习不是很轻松,中间也看过其他老师的部分课程,但后来感觉也就是刚开始学不熟悉罢了,与其到处看课,不如多看书做题,慢慢也就上手了。另外考虑到线代概率论东西不多,也怕学完线代概率论后高数忘干净了,所以在学这两部分的时候我同步在做880的高数部分。数一内容比较多,还是不能学后面扔前面,否则每天学了一些却忘了更多那就得不偿失 了。所以强化阶段数学就老老实实多刷题,把漏洞找出来再补上,尽可能在巩固好基础的同时做提升。有些基础阶段没弄懂的东西强化阶段一定要研究明白了,我当时也有弄不懂的地方,就去反复得听课做题,而且在题目上面做批注写思路解释知识点,一边争取当下把这个弄清楚,一边也是在试图让以后又懵逼了的自己能以最快的速度理解当下自己的思路。一个需要花大量精力才能弄清楚的知识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每次都只是当时弄清楚了,下次再碰到还是要花大量精力去弄懂,那就得不偿失了。

提高&冲刺

十月中开始做套卷,真题只做了08年之后的,平均分130左右,此外做了22、23的李艳芳三套卷(被22年的三套卷薄纱,均分100左右,23年的明显温柔了许多)、李林6+3(均分130+)。其实套卷做多了之后就会发现,概率论和线代考的真的很单调,考来考去感觉都是那些题型,基础打牢再多做几遍套卷上的题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了。整套卷子还是简单和中等居多,难题偏少,即使没有很高的水平(比如我),仔仔细细把中易题做对已经可以125+(当然把中易题全做对本身也是一件难事),最后考研的分数其实也就是把简单题都做对又走运拿了点难题的分数罢了。在这期间基本上一天做套卷,接下来一两天订正并做880和严选题上圈出来的错题or难题,并且又补充了一本李林的108,题量不大,做到考前就当是再整体过一遍知识点了。

在此想给后来者再提第二点忠告:**做以前的错题or难题真的真的真的很重要!!!哪一门皆如此。这比你为自己到处做了各种各样的习题册而沾沾自喜来得有意义得多!**数学题是做不完的,而每一本习题册都是一个老师精挑细选编写的,浅尝辄止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我真正一直用到考前的习题册只有880和严选题,每一本的错难题我都做了不下三遍(当然错难题到后面越做越少,做一遍也不会花很长时间)。

408

首先一句话:而你,王道,我的朋友,你才是真正的英雄。

个人感觉408只是考得宽,但是不深,跟着王道足矣,也没有用其他教材的必要,以下的书均指王道辅导书。七月二十到九月十号看王道精讲课配书过了第一轮,期间学完一节就做课后题(只做选择题),同时并发学习两门课(前半个下午学一门,另外半个下午学另一门)。

之后到十月底是强化课,跟着王道强化班搞定大题,所以第一轮有些地方不太明白也不用慌,强化课会给你整得明明白白(还是不明白那只能反复听课做题了),咸鱼的讲课水平也是一绝,做得图和PPT已经超过了应试层次,听完课真的会对计算机的底层逻辑有更深入地认识。~~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经说过:408不能失去咸鱼,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当然选择题还是要复习,虽然咸鱼不建议第二轮还是整本书地翻,但我还是觉得只靠第一轮过一遍书是不够的,我第二轮还是会把书一章章的看再做选择题。

十一月开始做408的套卷,先做了十二套真题,大概两三天一套,中间穿插做王道模拟题的选择题(感觉模拟题的大题质量不是很高,可以选做),十二月后留了几天用来做错题(书上和套卷)以及回顾期间做的笔记,又抽时间再浏览了一遍书。最后还剩三套真题三天一套一直做到考试。另外王道最后也有新考点以及重要考点的针对性补充,非常值得一看。咸鱼也多次强调过,考研成功的秘诀是反复多次和全面,想必23考408的人都有体会,毕竟谁也没想到数据结构应用题会考外部排序这个比较冷门的点,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抱着“这个东西不会考”的心态去复习,否则很有可能要吃大亏。

关于笔记,408是我做的笔记最多的,想单独说一下。一轮的时候是肯定要做笔记的,很多东西只是听一遍明白了,别说过几十天才会再重新学到这里,就是睡一觉说不定就不明白了。或者有些东西很繁杂,不记下来经常看看是记不住的。而且笔记不是抄书或抄课件,而是在废了很大劲理解一个东西之后以便于自己理解的方式记下它,这一点我在学习KMP和中缀转后缀表达式时颇有体会。后来在做题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值得记的,这里推荐以问答题的方式记笔记,一张纸记问题,一张纸记答案,亲测有效。因为如果直接以知识点的方式记下来看,再看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会的,其实看完后记没记住连自己都不知道。

另外想给后来者第三点忠告:**学习进度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切忌被别人牵着鼻子跑。**大家都在自学,学习进度肯定千差万别,我十月那会儿还在看王道的强化课,课都是七八月份直播课的录屏,甚至十月的时候考研群里有人真题都做完了几遍。但我知道按照自己的安排,到考前是肯定可以把所有事情都做好的,所以我也没有刻要去追赶谁的进度。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英语

英语复习参考价值不大,可以跳过,写在这里是想让读者对英语一的难度有一个参考和对照。

英语前期一直在背单词,在不背(这是个背单词软件,别再问我为什么不去背单词了)上背了两轮大纲词,九月十号后开始英语也只是从03年真题开始做客观题,一开始两三天一套,到后来一周一套,直到十一月彻底扔掉英语,十二月再做了剩下的几套真题客观题,把真题做完了一轮,最后花几天把核心词背了一遍,买了本刘晓艳作文书翻了翻,写了篇大小作文就上考场了。课程看过唐迟10年和11年的阅读,感觉帮助不大也就不看了,其他的没看过。如果你的英语水平和我一样或者比我高,我也建议你少花点时间给英语,别问,问就是不配。

给大家一些数据参考一下:我四级裸考593,六级裸考490,第二次准备了十天考了574;15年之前的考研真题客观题大概扣在10分左右(10年除外,好像扣到16分),15年之后的大概扣在7分左右。我的作文水平按百分制算大概在75-80,而且是那种练了也没进步,不练也没退步的那种(结合高中和四六级经历得出的结论),所以我就自己写了一篇大小作文,然后看了看各种作文类型的格式就去考试了(最后小作文还是忘记署名了,不知道有没有扣分)。如果你四六级或者目前做考研英语真题的水平大于等于我,那可以压榨英语的时间给其他更需要的学科(比如那两门150的)。当然不建议一个月不管英语,我现在想想也挺冒险的,下次不敢了(doge)。最后和考前预估比起来,英语考得不算高,不过考完出来我就知道差不多是这个分数了,考的时候确实感觉四篇阅读做得不好,可能是不重视英语所以被God of English制裁了。

政治

政治九月开始,每天晚上十点钟回宿舍后看一两个小时徐涛的强化课,权当每日的休闲时刻(对不起涛涛,但你讲课真的很好笑),听完一章就做1000题(听完后基本,啊不,就是啥也不会,一路猜过去),十一月初才看完的强化课,当时貌似整个教室里只有我和另一个兄弟还在看强化课了,太慢了。然后当时大家都在看腿姐技巧班,我本来也想去看,但一看三十来节课,每节课又几个小时,这显然不是当时的我能承担的时间代价。再加上我觉得政治这个东西,在时间很有限的情况下看课是非常不明智的(时间充裕或许可以看看?毕竟我没看过,不能说就一定不值得看),不去背是不可能靠看课记住的,所以我当时选择自己拿着腿姐和徐涛的背诵手册,每天晚上八点之后去读背,再二刷1000题,这次就明显感觉不一样了,一二十天背下来已经能记住很多东西了,做1000题也不是在乱猜,每天晚上回去就趴床上看背诵手册or1000题上圈出来的错题(包括猜对的题)。腿姐在十一月有一个带背,我跟着背了十几期,每天走路或者吃饭的时候听,配合填空的那个小册子背效率挺高,值得一听。另外个人感觉精讲精练没啥用,内容太多了,后期也用不到,如果能重来我选择直接上背诵手册。

一直到十二月份做肖8,平均分在37左右,肖4平均分能到40+,当时还是蛮开心的,因为一个月前做政治还是在乱猜,补了一个月后能看到有进步,也庆幸自己选对了方向,所以政治还是要用最少的时间尽可能换更多的分数。最后背肖4上考场就行了,只能说肖大大无敌,此生无法忘记在考场上一看主观题基本上都背过时的狂喜。

另外关于网课,只有408王道的课程我基本上全听了,觉得除了计网外都很有听的价值(个人感觉计网讲得一般,而且计网也不难,自学就行)。但是其他科目的课程如汪洋大海,名师林立,我想给后来者第四点忠告:**课程点到为止,手底下才能见真章。不要每天满足于砸大把的时间听许多网课,而是要自己动手去做题。**数学刷题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政治也不是一门可以听会的学科,还是要读背写;尤其想强调英语,各个板块的课程都很多,听可以,但如果听了一部分之后做题仍感觉没有什么帮助,那还是及时止损,回过头去老老实实背背单词学学语法吧,英语基础不扎实,任何花里胡哨的技巧都是徒劳(答应我,可以学点背单词的方法,但不要浪费时间去听什么单词课好不好)。

复试

南大复试三百分,其中机试50分,面试100分,笔试150分,与初试直接相加,最后按总分800分排名录取。所以初试不高也不要放弃,复试好好准备还是很有可能逆袭的。另外也不用担心自己是双非or没有项目啥的,机试笔试还是各凭本事,面试采取双盲,老师也不会问你哪来的这种问题,基本上都是一些核心专业课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准备就可以了。当然这仅针对今年复试,不保证以后的复试也是这般。

机试

机试三道题,总分300分,折合成50分计入总分,OJ当场出分,两个小时,具体题目及解答可以移步“复试(机试、面试、笔试)题目回忆版及解答”。我代码能力很差,也没怎么准备机试,就看了stl容器的一些东西,想着说不定能用到。在力扣上做了四五道dp的题(我看往年经验贴都说dp考得多),后来也放弃了,因为真的菜,简单题都不轻松,中等题更是直接拿捏我,再加上当时只有十几天就要复试了,所以不想浪费时间了。最后拿了70/300,即11.7/50,属于实至名归,但据说有人考完问老师咋样,老师说考得差不多,所以我估计大部分都在二十分以下(11.7怎么不能算高分呢hhhhhhh)。想要准备的话就去力扣刷点图、树、DP之类的题吧,反正我感觉机试很难,有兄弟说准备了很久还是很懵逼。而且建议早点准备机试,因为临近复试的话肯定要把重心放在笔试面试上。

注:机试题是全英文的,刷题的时候可以切换英文提前适应一下,不过有示例的话题目不是很难懂。

面试

我感觉我面试不太行,但承蒙老师关照还给了我78.8,每个人十分钟,准备一下408、数据库、算法应该就差不多了,剩下的随机应变吧,总不能指望毫无意外全准备到。老师都挺好的,不会为难你,不会就直说,不要乱猜。不同老师负责问不同方面的问题,一个问题回答上来后,能接着往下问的话同一个老师往往会接着往下问,问到说不出来为止,我基本上一个方向都只能答出来两三个。

笔试

离散数学80分,编译原理70分,我笔试95分。

离散,哈哈,不知道咋学,用的黑书和南大本科的PPT自学的,做了课后作业,最后也没学会啥,后面群论我已经放弃了,就看了PPT上的例题,试图考到原题直接默写(可惜好像没考到)。考试全是证明题,有图论、群论、基数啥的。不过今年的离散还是可以拿分的,第一道是逻辑证明的填空题,送分题,之后每道题如果是两问的话第一问都可以拿分,一问的话就算了。我估计离散就这些地方拿了二三十分,剩下的都是编译原理拿了六十多分。不过不用担心,反正大家都不会就等于大家都会了。远离离散数学,它会带来不幸。

编译原理,一定要拿到分,拿到不一定能拉开别人,但拿不到很有可能会被别人拉开。我本科没学过编译原理,用的黑书+南大课件+B站哈工大编译原理课程(老师很有气质,讲得也很好),第一遍学非常痛苦,近乎放弃,不过后来再学第二遍就好很多了,果然万事开头难啊,这就有点能理解跨考的痛苦了。第三遍开始就直接面向课后作业复习了,CSDN上有一个南大课后作业带答案的版本,用那个就挺好。我把课后作业题从头到尾做了四五遍,考前一晚上还在酒店做了一遍,最后确实够用了,考得很简单,应该基本上都拿到分了,不然笔试到不了95。

至于时间是完全足够的,笔试三个小时,编译原理复习好一个小时以内就能做完,离散半个小时足够拿到能拿的分,一个半小时后考场内写字声音就小很多了,两个小时后几乎没人动笔。所以最后一个小时可以想想发朋友圈的文案,因为我相信你都看到这里了且接下来会踏踏实实学到考试,一定可以考上。不过我没当时想,因为我早就想好了hhhhhh(开个玩笑,还是要好好检查,我编译原理检查出来三个错误,因为每道题分值都不小,所以没检查出来的话说不定二十分就没了)。

复试主要准备好编译原理和面试,这是基本盘,要稳住,对于初试有一定优势的来说这就差不多了。如果初试排名比较危,那要么编译和面试都拿到一个还不错的分数(比如我复试能排到第七主要还是靠编译,我的机试和面试也都普通),要么在稳住基本盘的前提下要在离散和机试上面尝试多拿点分,至于怎么多拿,恕我能力有限,就不知道了,如果有的话建议看看今年排名第一的大佬的经验贴(初试、复试、总分各种意义上的第一,薄纱我们)。另外不要被南大的招生名额骗了,只要离研招网或学校文件给的名额差不太多名次的都要积极准备复试。

写在最后的话

其实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只要你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准备,都不会有太差的结果,南大也是非常公平的,你只管高歌阔步往前走。难就难在你能不能忍住近半年甚至更长的时光以及期间的各种诱惑、自我怀疑、胡思乱想等,我当然也有过这些问题,但一想到目标是南京大学,那什么问题都不足以让我动摇分毫了,也很庆幸当初的自己坚定地选择了南大,南大也选择了后来的我。絮絮叨叨了这么久,很感谢你有耐心读到这里,所有的路,只有脚踩上去,才知其远近与否,曲折还是笔直。诸君共勉!